郏县妇联坚持“三个结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发布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
郏县妇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全县大局,结合妇女工作实际,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妇联干部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文明建设相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持与服务经济发展相结合,帮助城乡妇女创业就业
(一)大力开展巾帼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各类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半边天家园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科技培训15期,培训农村妇女1700多人次,帮助320多名妇女新上了致富项目。(二)推动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落实,为创业妇女解决资金难题。积极与劳动、金融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发放小额贴息贷款,为妇女创业增势助力。5月份以来,协调劳动局等部门为 23 名妇女发放小额贴息贷款 96 万元。(三)积极引进、推广适合妇女特点的致富项目。采取创业能手和农村妇女牵手结对的形式,向农村妇女推广食用菌种植、手工编织、绢花加工、针织钩锈等项目,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四)培养宣传创业妇女典型。通过举办巾帼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 录制播放“巾帼创业风采”电视专题片、举办巾帼创业风采版面展,在《河南日报》、《平顶山日报》、《郏县信息报》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创业妇女先进事迹等举措,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创业妇女典型,对激励、引导全县妇女投身经济发展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二、坚持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关爱行动
一是关爱留守儿童,大力开展送温暖行动。1、援建留守儿童亲情家园。5月25日,郏县妇联、供电公司在革命老区安良镇曹沟学校援建留守儿童亲情家园,为曹沟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视机、VCD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捐赠了一批儿童高低床、少儿图书、体育活动器材等价值近2万元的物品。并向曹沟学校送去5000元慰问金。2、开展千名“代理家长”牵手留守儿童活动。针对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情结的情况,郏县妇联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牵手留守儿童活动,招募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成长的引路人,为留守儿童营造了温馨的“精神家园”。二是关爱留守妇女,组建留守妇女互助组。郏县妇联高度关注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为切实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出台了《郏县留守妇女互助组实施方案》,在全县各乡镇推广组建“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目前全县已建立邻里互助型、亲戚互帮型、技术带动型、大户帮带型等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1000多个,1万多名留守妇女加入了互助组(“留守妇女互助组”的事迹已在《中国妇女报》、《河南日报》、《平顶山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留守妇女互助组的成立初步解决了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坚持与服务文明建设相结合,引导妇女在乡风文明中做贡献
郏县妇联在全县、乡、村层层开展了“好媳妇”评选活动,各乡(镇)、村共评选表彰了630名“好媳妇”。5月12日,县妇联在白庙乡白庙村召开了“夸媳妇、贺娘家”活动表彰大会,对全县各乡镇推选出的40名既具有尊老敬老家庭美德,又能在市场经济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好媳妇”进行隆重表彰,对激励全县广大妇女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积极投身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郏县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