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积极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
发布时间:2006-12-20 浏览次数: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市妇联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上找准妇女工作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实施了“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市共建各类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27个,巾帼科技示范村179个,大型“妇”字号龙头企业27个。举办各类培训班788期,培训农村妇女89068人,涌现出了2412名科技致富典型,使全市数万名农村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巾帼科技星火工程”自2005年底开始实施。旨在通过5年时间对全市30万农村妇女骨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影响带动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工程培训的重点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致富能力的农村妇女;有一定技能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农村妇女;村妇代会成员及村组妇女组长。培训以乡为单位,要求每乡每年不少于6期,每期100人左右,培训后的农村妇女要掌握1-2门使用技术。
为了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学到技术,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一改过去“填鸭式”的培训方法,坚持按需施教的方法,真正站在广大妇女的立场上去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按照“妇女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形式上,按照“妇女群众喜欢什么就采取什么”的原则,不断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在组织好以乡镇为依托集中规模培训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堂授课与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专业人员授课与利用组织部门远程教育网培训相结合,龙头基地培训和村组分散培训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的培训需求。在培训方法上,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针对女农民、女企业家、女富余劳动力等不同对象,传授不同的内容。
为进一步扩大培训基地,巩固培训成果,在培训农村妇女骨干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扶持和发展了一大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今年,各级妇联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扶持农村妇女骨干,通过农行大额贷款扶持“妇”字号龙头企业,通过扶贫办的专项经费扶持科技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巩固、创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涌现出了象崆峒山梨枣基地、林丰庄园、叶县技先服装学校培训基地 、金凤绢花培训基地等优秀“妇”字号基地。这些基地都很好的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和带动了全市24038个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在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使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农村女经纪人的培训力度,今年我们还加大了针对农村女经纪人的专项培训,内容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知识。这些培训,增长了她们的知识,开扩了她们的视野,极大的调动了她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并为她们提供指导、扶持和服务。如:鲁山县赵村乡的绢花协会,依托金凤绢花厂,统一为妇女提供原材料、技术、销售等服务,成为农村妇女联合起来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汝州市杨楼乡杨楼村依托养殖小区,成立了养殖协会,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销售形成了经济共同体。汝州市朱寨村香菇种植女农民也自发组织了香菇种植协会。宝丰杨庄镇的韭菜协会,鲁山辛集乡的农牧业协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巾帼科技星火工程”自2005年底开始实施。旨在通过5年时间对全市30万农村妇女骨干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影响带动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工程培训的重点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致富能力的农村妇女;有一定技能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农村妇女;村妇代会成员及村组妇女组长。培训以乡为单位,要求每乡每年不少于6期,每期100人左右,培训后的农村妇女要掌握1-2门使用技术。
为了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学到技术,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一改过去“填鸭式”的培训方法,坚持按需施教的方法,真正站在广大妇女的立场上去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按照“妇女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形式上,按照“妇女群众喜欢什么就采取什么”的原则,不断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在组织好以乡镇为依托集中规模培训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堂授课与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专业人员授课与利用组织部门远程教育网培训相结合,龙头基地培训和村组分散培训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的培训需求。在培训方法上,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针对女农民、女企业家、女富余劳动力等不同对象,传授不同的内容。
为进一步扩大培训基地,巩固培训成果,在培训农村妇女骨干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扶持和发展了一大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今年,各级妇联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扶持农村妇女骨干,通过农行大额贷款扶持“妇”字号龙头企业,通过扶贫办的专项经费扶持科技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巩固、创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涌现出了象崆峒山梨枣基地、林丰庄园、叶县技先服装学校培训基地 、金凤绢花培训基地等优秀“妇”字号基地。这些基地都很好的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和带动了全市24038个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在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使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农村女经纪人的培训力度,今年我们还加大了针对农村女经纪人的专项培训,内容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知识。这些培训,增长了她们的知识,开扩了她们的视野,极大的调动了她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并为她们提供指导、扶持和服务。如:鲁山县赵村乡的绢花协会,依托金凤绢花厂,统一为妇女提供原材料、技术、销售等服务,成为农村妇女联合起来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汝州市杨楼乡杨楼村依托养殖小区,成立了养殖协会,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销售形成了经济共同体。汝州市朱寨村香菇种植女农民也自发组织了香菇种植协会。宝丰杨庄镇的韭菜协会,鲁山辛集乡的农牧业协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