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转英:在“养鸽之路”上绽放自己的精彩和光芒
发布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
在吕庄村乃至邓李乡有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她不仅自己养鸽创业成功,还带动了周边农家妇女走上致富道路。她就是“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带头人、“平顶山市优秀创业明星”张转英。
寻找创业门路——肉鸽养殖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许多年轻人都南下打工,当时刚刚高中毕业的张转英不愿受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依然怀揣梦想,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当中。在南下期间,看到别人文化程度并不高,却能创造自己的事业,自己就扪心自问,自己高中毕业,难道就不能创造一番事业么?张转英就这样放弃了打工之路,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致富的好路子。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她终于找准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从事肉鸽养殖,风险小,市场潜力大。
“当时我们县里从事肉鸽养殖的人还不多,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张转英说。当时丈夫孙安正的身体出了点小毛病,干不了重体力活,再加上受资金的限制,当时只买回20多对种鸽,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了“养鸽之路”。精心喂养,定时收鸽蛋……,功夫不负有心人,养肉鸽的第一年,她便有了效益。
辐射带动 咕咕声传遍整个村庄
开个好头之后,张转英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从刚开始的20多对种鸽,到后来的300对,再后来1000对、6000对,张转英家300平方米的院子里都是鸽子,咕咕声传遍了半个村庄。
有人说张转英发财了,一传十,十传百,辐射带动了方圆几个村子乃至邓李乡,周边群众纷纷到她家购买种鸽,并聘请她为技术指导员,隔十天半月养殖户们就要求举办一次培训班,一年下来,培训班就能办30期以上,达4000人次左右,全乡发展养殖规模户156户。
肉鸽养殖成功了,庭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上级政府及妇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筹措资金,2008年3月,一个占地25亩,投资200万元的大型肉鸽养殖园区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养殖肉鸽4万对,年销售乳鸽50万只,鸽蛋50万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0人,产品畅销周边县市及国内11个城市。
鸽子养殖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精心
“我现在每天上午6点多起床,配饲料,喂鸽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张转英的指引下,笔者来到了6号鸽舍,眼前白花花一片,近5000只种鸽咕咕叫个不停。张转英说,她的养殖区有10个鸽舍,她为每一只各自都做了编号,卡片上记录着出生时间,产蛋时间等资料。
“我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我的丈夫,这么多年来他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很大。”张转英说,她能取得成绩,不仅是丈夫的大力支持好,更是赶上了好时候,好政策。
说起今后的发展 张转英信心十足
说起以后的发展,张转英说,现在她的养殖园区培育的鸽子品种是美国白玉王鸽,今后她会到外地同行那里走一走,多学习先进经验,尽快让自己的养殖园区“上网”,有条件的话,还要进行肉鸽产品深加工,她相信自己会在养鸽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叶县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