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召开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工作现场会

发布时间:2013-04-27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组织、引导广大留守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市留守妇女互助工作向纵深发展,4月26日上午,平顶山市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工作现场会在宝丰县召开。全市各县(市、区)妇联主席、乡镇妇联主席代表、留守妇女互助组长代表及宝丰县基层妇代会主任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妇联主席梁丽萍主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君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批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妇女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她们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平顶山市妇联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自2011年初,先后下发《关于在全市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号召各级妇女组织发挥联系基层妇女群众的优势,在农村留守妇女集中的行政村探索建立互助组,力争2013年底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3010个,培树典型82个。宝丰县妇联在全县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在全县13个乡镇(林站)组建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总社,在317个行政村成立分社,从引导留守妇女建立互助组,实现生产、生活互助,转向成立创业合作社,实现创业互助。这不仅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也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会前,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周庄镇马川新村留守妇女编织合作社和闹店镇军营村留守妇女种植合作社。马川新村是平顶山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村中妇女移民前有多年编织丝毯的传统技术。周庄镇妇联因势利导,积极组织新村留守、闲散妇女50余人从事丝毯加工,并成立了丝毯加工合作社。合作社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加工模式,不仅带动本村妇女积极加入,同时还辐射周边县、区的妇女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来。在加工基地,数十名留守妇女正在按照图案精心编织丝毯。质地优良、古朴典雅的丝毯及传统的手工编织技术立即吸引了参会人员。她们纷纷走上前向编织妇女咨询技术、销路和前景,并留下了联系电话。在闹店镇军营村留守妇女种植合作社,大家详细了解了合作社的组建过程,并就管理理念、妇女的受益情况,与该村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社长王绵娥及正在合作社基地劳动的留守妇女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会上,参会人员集中观看了专题片《宝丰县万名留守妇女合作创业奔富路》,聆听了宝丰县妇联、周庄镇党委、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代表的经验介绍,更直观、生动地了解了留守妇女创业合作社的组建及发挥作用情况。

   段君海充分肯定了平顶山市各级妇女组织在探索留守妇女互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进一步做好留守妇女互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继续打造互助关爱模式,促进留守妇女全面发展;要继续打造互助创业模式,推动留守妇女增收致富;要继续打造互助维权模式,维护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同时,他指出,留守妇女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党政领导要将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确保这项工作有效开展。 (市妇联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