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妇女儿童发展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16-05-20   浏览次数: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发展,将妇女儿童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府主导、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共促和谐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妇女儿童工作社会化格局和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截至2015年底,妇女规划7个领域,58项主要指标,22项量化指标,达标55项,达标率为94.82%;儿童规划5个领域,53项主要指标,23项量化指标,达标51项,达标率为96.22%。
    一、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全面改善。2011—2015年财政投入医疗卫生经费120亿元,妇幼保健经费1.69亿元,健全和完善了各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2015底,孕产妇死亡率为7.66/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46‰和4.52‰,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全市有20.89万名农村妇女享受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资金6284.77万元;新增叶酸服用人数达到21万人;为12.47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截至2015年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生3万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普通高中24所,在校生6.8万人,毛入学率为92%,完成规划中期目标任务;初中161所,在校生13.4万人,毛入学率为115.1%;小学1015所,在校生41.2万人,净入学率为100%;幼儿园903所,在园幼儿15.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8%,已经实现规划终期77%的目标。
    三、妇女就业创业保障工作持续加强。认真落实男女平等就业创业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加强对失业妇女、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和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大妇女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女性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全市女性就业人员15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2.14%,超过规划50%的目标要求。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9亿元,提高了贫困妇女自我发展的能力,帮助13.6万名贫困妇女实现脱贫。
    四、妇女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力度,多渠道、多角度为她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女干部比例稳步上升。市级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为25.59%,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中配有女干部的比例达到100%。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比例分别达到55%和62.81%。妇女积极参与村和社区基层事务的管理,实现了全市村村有妇女进“两委”的目标。
    五、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公、检、法、司、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了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反家暴门诊、维权工作站、维权合议庭、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化维权网络,努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公安部门破获强奸案件313起,破获拐卖妇女案件78起,破获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45起,破获拐卖儿童案件65起,解救被拐卖儿童32人;市县两级法院审结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形事案件556件(其中,审结“三留守”人员形事案件为89件),民事案件16280件,为3000多名困难儿童减免诉讼费1020万元;司法部门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援助妇女5557人,援助儿童1370人,严厉力打击了犯罪,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六、妇女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妇女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全市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县级森林公园10处。林业用地面积310万亩,其中有林面积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4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6.68亿元,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620处,解决了910个行政村、120.08万农村居民和19.30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为7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4.4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7.56%,均提前完成规划中期目标任务。(平顶山市妇儿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