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多举措推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

发布时间:2016-05-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拨付专项经费,两规划实施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妇儿工委对我市两规划中期评估的检查验收。
    一、完善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政府妇儿工委根据机构改革、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充实成员单位及组织人员,成员单位增至31个,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妇儿工委办公室专门编制、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三到位。二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将两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逐级明确牵头单位,逐层落实具体责任人。抽调教育、卫生、统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督导检查组,对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形成有规划目标、有责任落实、有督导评估的工作链条。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将妇女儿童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拨付专项经费,每年有重点地推出一些覆盖面广、带动性强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让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实施项目,保障妇幼健康。一是抓好妇幼医疗设施建设。投资11910万元,建设规模39700平方米的三级专科儿童医院。投资2125万元,实施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对医疗设施、临床科室、人才梯队等全面升级,达到省内县级领先水平。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有17.3万名农村妇女享受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资金5023.89万元;新增叶酸服用人数达到16.93万人;为10.21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不断提升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三是实施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制定了平顶山市母亲健康快车实施方案,组织项目执行单位为妇女儿童进行妇幼保健知识普及、义诊咨询和健康普查,截至目前,共开展义诊咨询2万人次,健康普查3万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万余元。
    三、优化资源,提升教育水平。一是扩容学前教育。圆满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攻坚。大力发展公办普惠性幼儿园,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903所,在园幼儿15.9万人。二是均衡义务教育。严格落实“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以“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攻坚为抓手,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5年,开工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34所,“全面改薄”校舍类项目开工率达到64.6%,全市77.48%的学校接入互联网。三是加强民生保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保障资金4.04亿元,惠及学生50.39万人,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四、搭建平台,促进妇女就业。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结合实际,发挥人设局、农业局、总工会、妇联等成员单位优势,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76期,提升了56239名妇女的创业就业能力。二是提供就业岗位。人社局、妇联等部门连续多年举办“迎三八 送岗位”巾帼专场招聘会,每年有近300家企业参加招聘会,通过与求职者面对面洽谈和“零距离”就业咨询,五年来,共帮助5万余名妇女就业。三是实施就业援助。继续实施《平顶山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对“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认定一户、消除一户,帮助3万余名大龄妇女实现了就业。
    五、创造条件,鼓励妇女参政。一是注重培养储备。建立全市科级女干部、县级女后备干部数据库,作为女领导干部调整提拔的基础依据。二是注重素质培训。市委组织部编制了全市《2013—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批次接续、培优育强”为重点,抓好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女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注重调整配备。在政府工作部门、市直各单位及乡镇街党政领导班子中,凡没有女干部且出现缺职时优先予以配备。(平顶山市妇儿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