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打造新农村妇女工作品牌

发布时间:2012-04-23   浏览次数:

   近年来,衡阳市各级妇联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政府中心工作,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全市广大妇女群众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并将“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妇女工作的重点和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共创建“巾帼示范村”90个,其中全国“巾帼示范村”2个,省级“巾帼示范村”8个,市级“巾帼示范村”80个。“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已成为衡阳市广大妇女和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品牌。具体作法是: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让妇女群众“动心”
  创建“巾帼示范村”虽然是件好事,但要农村妇女主动参与也不是一件易事。示范村创建初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苗头。这一现象说明,只有将妇女群众发动起来,创建工作才能见成效。为此,衡阳市各级妇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走村串户宣讲活动内容。在各级妇联的指导下,各村妇代会主任组织女党员、女组长深入村民家中讲政策、讲法规、讲思路,还发动农村妇女组成“新农村建设宣讲志愿者队伍”,宣讲示范村创建活动内容,让大家明白自己才是活动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二是张贴标语倡导妇女参与。示范村都在交通要道悬挂、张贴宣传标语,还开辟宣传专栏,设立宣传板报,营造创建氛围。部分村还将相关政策、村规民约、村级发展思路等以年画、挂历等形式发放到每家每户,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
  三是召开动员大会激发妇女热情。示范村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广大妇女参加“绿色农家”、“五好女性”等创评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示范村创建的目标贴近生活,贴近妇女,富有时代感,更容易获得妇女群众的认同。
  四是发放《倡议书》,点燃创建激情。各村级妇代会将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创建标准,以倡议书的形式逐户发放,让妇女群众人人皆晓,并动员引导妇女群众积极投身到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去。
  二、文明创建,倡扬新风,让妇女群众在家发展“安心”
  衡阳市各级妇联把家庭美德建设、群众文化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妇女、更多的家庭投身文明创建中去,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让外出务工农民放心、在家发展安心。
  一是开展“争当新女性,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市妇联根据农村妇女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与市新村办联合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开展“争当新女性、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主要内容是开展“五新”活动,即观念新、道德新、技术新、村容新、形象新。此活动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以活动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
  二是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其一在全市开展争做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的“五好女性”评选表彰活动,市妇联向全市农村妇女发出“五个一”倡议:“一份孝心奉父母、一份温情为丈夫、一份母爱润儿女、一份爱心助邻里、一份责任献新村”,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建设和谐温馨农家。其二,开展“美德公约在农家”活动。组织农村妇女签订美德公约,自主公约、自觉承约、自愿践约。动员农村妇女争创和睦亲善好家庭,在夫妻之间开展互敬互信、互学互让活动,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在老人和孩子中开展爱心、孝心、责任心活动,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在邻里之间开展相处讲真情、互助献友情活动,营造诚信明礼的人际关系和守望相助的邻里环境。
  三是成立“妇女之家”开展各项活动。在文明创建中,各示范村按全国妇联的要求相继成立“妇女之家”,在“妇女之家”的组织下,各示范村组建女子文艺宣传队和巾帼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村镇文体活动和“巾帼清洁行”、“巾帼文明行”、“巾帼绿色行”等志愿者活动。衡东县李花村组建“巾帼秧歌队”和“巾帼腰鼓队”;耒阳市石仙村组建了“妈妈劝导队”;南岳区樟树桥村组建了“爱心妈妈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衡山县福田铺示范片组建了龙狮队、皮影队、花鼓戏队等文艺队伍,并与衡阳市湘剧团举行了大型“建设新农村”文艺演出,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演出激发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