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和儿子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发布时间:2010-05-21   浏览次数:

 
一、写在前面的话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活泼开朗,心态阳光。作为教师的我,经常喜欢和儿子一起在闲暇之余手捧书本,共沐书香。  
    终于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周末,我和儿子一同读完了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应该说这本书带来的那份震撼,已远远超过了我与儿子读过的所有书籍对心灵的影响。因此,我不得不在震撼之余,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笔,迫切地想对自己的儿子甚至之外的人去说点什么。可能这篇文章中我所表达的种种感受儿子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不怕。我将寄期望于孩子终于长大的某一天,再次翻读这篇文章时能有所顿悟,能对生命有一种重新的认识,能在一次又一次对生命的拷问中,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写给儿子阅读的文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本自传体小说。海伦.凯勒作为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障者,她在书中生动地记叙了自己传奇式的的一生。一岁时因一场病变导致残障,但在老师安妮.沙莉文的教导下,不仅通过手的触觉学会了读书、说话,于哈佛大学克里夫学院毕业,写了十四本书,还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应该说,书中人物的精神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她们所展现出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地震撼着我,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  
    读书的整个过程,我一直在内心保持着对比的态势,用海伦和我的孩子、学生及我们这些正常人对比,用 安妮老师和自己这名老师对比,在不停的比照中,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被惊醒、被震撼、被警示。倘若真说到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我想说这样几句话。  
    第一句:我的孩子们,珍爱你们的幸福吧。  
    在这里,我的孩子们不仅指我的孩子,还指我的学生们。与海伦相比,你们是多么幸福。你们有眼睛可以看世界,有耳朵可以听声音,有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而海伦呢?她又盲又聋又哑,眼睛看不到东西,耳朵听不到声音,嘴巴偏偏又说不出哪怕别人能听懂的一个字,除了用手的触觉感受空气中声音的振动,再也没有任何方式去感受这个世界。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她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幽闭。试问:这样的感觉你可能忍受一分钟?更何况像个正常人一样正常地活着?   
    但凯伦不这样,她不甘于这种残酷命运的安排,她要学习,她要交流,她要游刃有余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从五岁起,在老师安妮的帮助下就开始利用手学习。 从靠 老师无数次的在她手上写出单词的拼写,到最终将这抽象的东西与实际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她付出了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当她终于懂得第一个单词“water”的意义时,“她坐在地上笑着、叫着,用拳头捶地。安妮蹲下把她拥在怀里。时光宝贵,海轮匆促地挣脱,她要求快拼,要求安妮快快教她。”在如此艰辛的学习中,安妮终于找到了人生快乐的起点,很快学会了与他人交流的文字,到七岁时她已经能读盲文版短篇小说,并用一生写了十四本书!而每本书里都满溢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她用那双看不见的眼睛观看着世界的美好,所有在我们看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物,都成了她眼中美轮美奂的事物,被她歌颂与涂染得充满诗情画意。  
    与海伦的生理条件比,我的孩子们,你们个个都是富有者,都具有海伦所无法比拟与超越的财富,但却远远地被她甩在身后:认识生字你们不用像海伦那样费尽周折,却经常把字写错;读文章不用像海伦那样靠手去触摸,却极少把时间用在读书上;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整个世界,但从来都苦于写作空洞无素材……知道吗?你们最终无法超越海伦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拥有的这一切是多么幸福。  
    所以我想说,我的孩子们,珍爱你们的幸福吧!  
    第二句话:老师们,珍爱我们的幸福吧!  
    如果说海伦是伟大的,那将她从黑暗与寂静的世界引领出来的老师安妮.沙莉文则更伟大。安妮也曾是个盲人,在历经数次手术后,她终于有了微弱的视力,带着由 贝尔 博士为她专门设计制作的眼镜,自始至终陪伴在海伦身旁。从第一次来到海伦身边,以特有的耐心与爱心将这个曾经脾气暴躁、任性的小女孩改造得乖巧懂事,到以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教给海伦学会世界上第一个生词;从为了达成海伦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不厌其烦地用手语翻译别人的讲话内容,到让海伦触摸自己说话时的唇型及声带振动以教会她说第一句话;从作为陪读帮海伦完成在哈佛大学的学业,到陪伴海伦成人后的无数次巡回演讲;从为世界盲人慈善事业做募捐奔走,到对海伦著作的一步步修改誊抄、出版发行,等等等等,安妮的付出已经全然超越了一位家庭教师所承载的职责。在这无私的全心付出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安妮那栩栩生辉的光彩人格与魅力。  
    身为一名教师,我在读到这些文字时,时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是啊!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安妮以最真诚的爱克服了人性中永远难以克服的脆弱、厌倦、疲惫,为海伦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伟大世界。真得不可想象,她对海伦的教育不知要比正常孩子艰辛多少倍,她承受了多么次惨痛的失败,不仅要交海伦学会知识,还要教她鼓足勇气生活,而最初,海轮也不过是个年仅五岁且对世事一无所知的残障孩童啊!然而,就是在这些不可想象中,安妮引领着海伦一步步走来,“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顺利愉快。事实上,学习的过程遍地荆棘,令人痛苦万分。”尽管如此,但是安妮说:“您说她与正常人不一样,也许您说对了,但我却要说,她与正常人一样,我也绝对没说错。”就这样,在安妮“天无绝人之路”的信条下,终于让海伦终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怀揣着信心与希望,走出了黑暗与寂静,成为了人类社会永远的骄傲。  
    在自传的最后,海伦写道:“虽然我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为老师带给我的爱心与希望,使我踏入了思想的光明世界。我的四周也许是一堵堵厚厚的墙,隔绝了我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但在围墙内的世界却种满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我仍然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妙。我的住屋虽小,也没有窗户,但同样可以在夜晚欣赏漫天闪烁的繁星。”
    而再看我,再看我们现今的为人师者,又有几个能如安妮般富有爱心、耐心、恒心与创新呢?很多时候,当我们的教育成果不如我们所愿时,我们总习惯去怨天尤人,抱怨学生的愚笨无能、屡教不改,却从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教育方式是否合理。现在看来,这一切抱怨让自己变得是多么愚昧可笑!你的学生用眼睛可以看到你多彩的微笑,用耳可以听到你动听的引导,用口可以表达对你由衷的钦佩, 而你却没有尽心让他们尽情享用这一切。扪心自问:学生想起你的样子,他们是否感到倦怠,因为你的面容总是那样生硬;回想你的声音,他们是否觉得动听,因为耳边回响的总是无休止的讥讽;想说对你的敬慕,他们是否言不由衷,因为无爱的感觉自始至终……安妮能将海伦这样的残障者培养出如此高的成就,而我们面对这些天资优异的教育对象却无计可施,无动于衷。与安妮相比,能拥有如此健全健康的孩子们,是我们身为人师者拥有的多么宝贵的幸福啊!  
    所以我想说,老师们,珍爱我们的幸福吧!  
    第三句话:所有健全的人们,珍爱你们的幸福吧!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从未体会残障者的感受。每天,我们都心安理得地依靠先天得到的身体资源生活着,或颓废或拖沓或无所事事。我们总固执地认为时日还很长,有的是时间与精力做喜欢的事,并安然于将今天该做的功课往后拖,甚至对此津津乐道,心安理得。  
    可如果我们走进海伦的世界,去倾听她发自心底的渴望时,我想每个人就该为自己的颓废而汗颜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假想着,“第一天,我要看善良、温厚的人,要到能吸取广阔奇观的森林里远足;第二天,要在黎明动身,到博物馆到剧院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