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和伯父,都是她的牵挂

发布时间:2007-01-25   浏览次数:

“凤凰钻石杯”鹰城“十佳好媳妇”评选候选人:李景霞025
 
遇到好天,李景霞总是把公婆的被褥拿出来晒一晒
  
    12月9日下午,几经周折,笔者来到湛河区马庄街道马庄村李景霞家。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李景霞正陪着公公、婆婆在屋里唠嗑,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35岁的李景霞是开源南路工商所所长,她不但孝敬公婆,还每月定期给公公的大哥寄生活费。
         “换位思考”营造家庭和睦
   
  “没啥说的,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儿。”圆脸、大嗓门、性子直爽的李景霞很有些男子风范。“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李景霞说,刚结婚时,她曾想和公公、婆婆分开住,但是看到老人落寞的眼神,她于心不忍。她是急脾气,脾气一上来,也惹俩老人生过气,但公公、婆婆从不跟她计较,衣食住行都对她格外照顾。“以前,我凌晨四五点就得去清理马路市场,老是俺爹送我去……”李景霞说。
    “我早起锻炼,正好送她……”李景霞的公公程保银眯着眼笑,“景霞待俺老两口可好了,我从心里把她当成了闺女。”程保银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平时他总喊景霞“四妮”。“天冷了,景霞给俺买来蜂蜜。一出太阳,她就把俺的被子拿出去晒。她妈有高血压,她总是跑着去买药……”程保银说,景霞热心,亲戚朋友谁家有事她都慌着帮忙。
    “我这鞋、衣服都是儿媳买的。”李景霞的婆婆说,儿媳没事时好跟她唠嗑,比儿子都强。“景霞跟哥哥、姐姐处得特别好,今年五一,俺一大家子还去鲁山十八垛玩了一圈呢。”
    李景霞说,她和丈夫都是急脾气,磕磕碰碰是常事,但家庭之所以和睦,得益于她的“换位思考”,“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豁达一些……”
              担起赡养伯父的重任
    程保银说,他大哥、大嫂没有孩子,一直跟他一家同住。1998年,大嫂去世后,大哥续弦。考虑到大伯没有生活来源,景霞每月给他200元生活费。
    程保银说,他儿子心脏不好,从2001年就不怎么上班。景霞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元钱,还要供孩子上学。可是无论手头多紧,景霞都未少过大伯的生活费。
    “大伯待我们很亲……”李景霞说,她生下儿子鹏鹏不足4个月就上班了,大伯特别亲鹏鹏,每到孩子喂奶时,他总是用婴儿车推着鹏鹏去她单位……“自己省一点没啥,老人开心就行。”李景霞说。
    程保银告诉笔者,他大哥年过八旬,有气管炎的毛病。前年,他犯病住院,景霞跑前跑后,还在医院陪护。“逢年过节,景霞都给他大伯买菜、买肉。”
    “景霞不错,待俺可好了……”程保银的大哥连声称赞这个侄媳妇。
    在李景霞的言传身教下,她10岁的儿子也很孝敬老人。李景霞的工作也干得不错,还获得了“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最近,她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卫士”。
(李景霞被当选为鹰城“十佳好媳妇”)
 
作者:邢晓蕊 /文 彭程 /图   来源:平顶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