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红:冲锋在救灾一线的白衣天使

发布时间:2008-06-19   浏览次数:

抗震救灾英雄谱
 
 
——记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赴四川灾区野战医疗队员徐玉红
    
    徐玉红,1994年12月入伍,文职7级,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护理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很强,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护士长”、“优秀共产党员”,所带科室的护理工作一直走在医院前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她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野战医疗队到抗震救灾一线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由于经验丰富、技术出众,5月16日,被组织选拔为赴地震灾区野战医疗队员,在济南军区野战医院重症监护方舱工作,深受野战医院临时党委和救治伤员的好评。
受灾群众就是亲人
    解放军152中心医院野战医疗队和郑州152医院共同组建的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奉上级命令,于18日早上抵达灾区一线——绵阳市永兴镇。一路上,徐玉红护士长就对自己说:能到抗震救灾一线去,既是个人的光荣,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定要为灾区伤员提供最周到最体贴最温馨的护理服务。当得知重症监护方舱的任务最重时,她主动请缨,说自己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完全可以承担高强度的护理任务。野战医院的领导听到她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话语,同意了她的请求。
    野战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第一个病号就是一位危重病人。76岁的何枝秀大娘是野战医院去四十公里以外的安县接来的,据接她的大夫说,大娘是在一个镇上的中学操场上接回来的。地震发生以后,那个学校成了当地的临时救灾收容所,近千名灾民临时安置在那里,十分拥挤,当地卫生机构没水没电,根本没有医治条件,老人从地震后就一直躺在三轮车里,家人怀疑她有骨折,不敢频繁搬动身体。医生见到她的时候,她呼吸困难、神志模糊。将她送上急救车的时候,她的女儿激动地说:“这下母亲有救了!”
    到达野战医院后,老人被直接送到重症监护方舱。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这位大娘本身有严重的心肺病,在地震中,自家房屋倒塌,大娘身体被坠物砸中,身体有两处骨折。徐护士长自告奋勇承担了老大娘的护理任务,看到这位大娘面色蜡黄,呼吸困难,神志模糊,立即给她上了心电监护仪,用上了呼吸兴奋剂、抗生素等药物。随后,用湿毛巾擦拭大娘的身体,地震已经过去7天了,大娘身上很多尘土、灰垢和血迹,给大娘擦身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换了几次水,为老人换了干净的病号服,又给大娘凌乱的满头白发进行了梳理。
    在重症监护方舱,经过有效的抢救治疗,5月19日凌晨4点钟,76岁的何枝秀大娘终于苏醒了,虽然四川方言很难懂,但是有几个词还是听的很清楚的,那就是:“你们、好人、解放军。”大娘第二句话就是:“让我回家,我没有钱。”或许是家境贫困的原因,大娘以为治疗要花很多的钱,就要求不要给她治疗了,急切地要回家。徐玉红护士长就安慰她:“大娘,我们治病不要钱。等过几天,您的病好了,我们就专门送你回家。”早上给她端来了一碗稀面条。在用蘸过生理盐水的棉签认真地擦拭了老人的嘴唇和舌头以后,慢慢地一勺一勺地给她喂到了嘴里。此后,徐护士长照料起了大娘的全部饮食起居。
    到6月2日,大娘的病情稳定下来,转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的时候,大娘眼里含着泪,紧紧地拉住徐护士长的手说:“好闺女,真的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大娘的命可能就没了,大娘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以后有机会,你一定要到大娘家里来,我给你做好吃的,你就是我的好闺女……”
和5岁儿子的约定
    从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那天开始,徐玉红护士长和5岁的儿子每天晚上都守在电视旁,看中央台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特别是看到灾区幼儿园、学校的孩子遇难的消息或者镜头的时候,她不知道抹了多少眼泪。自己也有孩子,将心比心,舍身处地,相信这种心情很多人都有。她边看电视边给孩子讲解,孩子似乎也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懂得了很多。丈夫在外地工作,得知医院要派医疗队员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很支持她想到一线去的想法,还鼓励她:“你的经验比较丰富,干护理那么多年了,一定要为灾区出份力,家里不用担心,放心地去吧!”。
    5月16日早上,她刚刚将5岁的儿子送到神马幼儿园,就接到了上级“立即出发”的命令。没来得及和儿子告别就出发了。当天下午儿子放学后,给她打来了电话,儿子第一句话就是急切地问:“妈妈!你到哪了?你救了几个人了?”她说:“孩子,妈妈还在救人的路上呢。”接下来几天的每次通话,孩子第一句话都是:“妈妈,今天救了几个人了?有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么?”
    野战医院主要收治来自北川、安县的伤病灾民以及通过直升机转运到绵阳机场的重伤员,到那刚两三天,野战医院已经收治了几十位来自灾区的患者,虽然自己仍不能亲自去最前线抢救灾民,但是自己作为这个野战医院的一分子能为救灾出力已经很满足了。5月19日,野战医院接到附近一个居民临时安置点的求救电话,原来在地震发生以后,重灾区一个的9岁男孩背着4岁的弟弟,独自翻了一座山,走了近20公里的山路,才逃出了危险区,到达了最近的居民站,而这时候,他们的父母还杳无音信。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胳膊已经骨折了,流了很多血,只是在路上临时包扎了一下,弟兄俩被接到野战医院以后,徐护士长每天都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好吃的,和他们聊天、讲笑话,安慰他们不要着急,父母很快就会来找他们的。小哥俩也特别听话懂事,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康复,被他们的家人找到并接走。晚上徐玉红护士长和儿子通电话的时候,把这件事情讲给儿子听,儿子懂事的说:“妈妈,不要担心我,我能照顾好自己了,你帮我也照顾好灾区的小朋友,多救几个人!”
特别的战地生日
    野战医院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十二个人睡在一个帐篷里,天气闷热,就好象在桑拿房里一样,行军床都腾出来给病号用了,队员们只能睡在地上,把雨衣铺在下面防止潮湿,夏天野外的蚊虫特别厉害,有时候咬的你根本就睡不着觉。重症监护方舱的护理任务十分繁重,徐护士长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病人病情也不稳定,情绪容易激动,需要特别精心的护理,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有时候她刚刚睡着,监护病房发生紧急情况,立刻就要赶过去处理。每天从监护方舱走出来的时候,都感觉腿脚不听使唤,就想躺下来好好睡一觉,有几次战友把盒饭拿来的时候,她已经歪倒在地上睡着了,蚊虫的叮咬浑然不觉,看到她疲惫的样子,战友都不忍心喊醒她。
    5月28日,是徐玉红护士长的生日。往年过生日的时候,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一次美餐。野战医疗队的战友们买来了生日蛋糕和蜡烛,方舱医院收治的病号听说徐护士过生日,也都拿出各自的一些土特产品,大家在帐篷外面围成一圈,为她庆祝生日,共同享受了一次难得的休息时间。野战医院的领导特别为她拨通了家人的电话,听到丈夫温馨的祝福和贴心的问候,听到儿子稚嫩的说出祝妈妈生日快乐时,外表坚强的她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虽然灾区生活艰苦,条件简陋,也没有丈夫和儿子的陪伴,徐护士长却说,这是她度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当被问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她笑着说,让受伤群众早日恢复健康,重建美好家园,早日赢得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后胜利,就是最大的快乐。 (作者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政治处李国成  张 伟,徐玉红已被市妇联授予“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