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与党不了情
发布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
——谨以此文表示对中平能化集团四矿离休干部王瑞征
巾帼心向党,和丈夫朱连发六十多年与党同呼吸、共命
运、心连心纯洁党性的崇高敬意
·梅天顺·
生于1929年8月,今年已经整整82岁高龄的王瑞征,体型姣好、鹤发童颜、和蔼可亲,高龄掩不住当年干事麻利、漂亮可人的身影;生于1928年3月,今年已经整整83岁高龄的朱连发,身材魁梧、慈眉善目,标准的军人气质,笑起来像一尊弥勒佛。二人是夫妻,自1957年喜结连理,屈指算来,婚龄已经突破“金婚”。王瑞征1953年加入共产党,朱连发1956年加入共产党。在党旗的指引下,王瑞征夫妇多年来一直妇唱夫随,与党同命运、共呼吸、心连心的共同理想,演绎出一曲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可歌可泣乐章,使二人在中平能化集团四矿路人皆知,有口皆碑。2010年,二人被中平能化集团四矿党委命名为“感动四矿人物”,绽放出一抹绚丽多姿的晚霞之光。
王瑞证出生在得长江汉水交汇之气的江城武汉,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影响,使这位正值桃李年华女子,怀揣梦想,进入青年干校学习,后加入解放军,学习和从事医务工作。她整天像一只欢快的蝴蝶,朝气蓬勃,积极向上,1953年就加入了党组织。朱连发的老家在河南许昌农村,旧社会尝尽了河南遭受“水旱蝗汤”的苦甜酸辣。1949年他21岁那年5月,毅然决然考入当时设在郑州的四野医科学校,成为一名在职学习的解放军战士,随着这所当时我军建在马背上的医科学校,征战到长江以南的广袤土地上,征战在枪林弹雨中,学习在战地实践中,毕业即分入当时医务人员十分匮乏的广州军区卫生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由于表现突出,1954年曾受到广州军区卫生部通令嘉奖。共同的志向和理想,拉近了这对情投意合年轻人的心。经人介绍,二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美帝国主义捣乱,挑起朝鲜战争,不给这对热恋中的情人喜结连理的时间,二人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和众多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中朝联手抗击下,不得不坐在谈判桌上签订停战协定,二人得以从朝鲜返回祖国,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对放现在也算得上的 大龄青年才在女的已经28岁,男的已经29岁的1957年草草完婚。为了党的召唤,二人无怨无悔;为了党的召唤,二人汗洒异域。在同事们撺掇成的再简单不过的婚礼上,想起为国捐躯的战友,想起朝鲜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想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的祖国和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二人眉目传情,热泪凝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二人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二人约定,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但自己一生一世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来子子孙孙也要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人用行动不折不扣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从朝鲜战场回来,脱下了军衣,走进了地方医院。面对当时煤矿缺医少药的现状,1981年又调入煤矿,到中平能化集团四矿医院的前身——四矿卫生所从医,服务于把光明慷慨献给别人的当代“普罗米修斯”们。二人纯洁的党性,朴实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很快就赢得了矿工们的敬重。王瑞证被提拔为护士长,朱连发被提拔为卫生所主管业务的副所长,被上级主管部门评聘为副主任医师。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二人分别于1985年和 1991年年龄到站,离休赋闲,无忧无虑,颐养天年。二老在十分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安稳生活之时,不甘整日无所事事,满怀感恩之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尽心尽力无偿服务街坊邻居。还在矿老干部党支部的组织下,积极投身矿上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矿上老干部党支部组织的井口安全教育活动,二人从未误过场。二老居住在市内体育村附近,距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矿上井口起码有二十公里,来一次需倒三次公交车。为了不误事,二人头一天晚上就赶到离矿较近的儿子处居住,以便第二天一早赶到矿上。由于二人都是军医出身,又行医多年,在群众中口碑好,所以矿上一旦组织活动,找他俩诊治的人特别多,二人总是从头忙到尾。遇到天灾人祸,二老总是慷慨解囊,扶危济困,献出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当在家中看电视获知四川玉树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的消息后,二老心急如焚,第一时间打电话到矿上,询问捐助事宜,并立即冒雨从家中赶到矿上设立的救助站,捐出800元,又接着交出了“特别党费”。
王瑞征、朱连发夫妇热心公益活动的做法一些人不理解,说放着别人高薪聘请不干,整天白忙活图个啥?二人听到后淡然一笑说:“托共产党的福,俺现在住有所居,病有所医,每月还有几千元的养老金,吃穿啥也不发愁。这在旧社会连想也不敢想。况且在入党时也向党发过誓,要终生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人民服务不能空对空,趁现在还能跑得动,义务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为矿工弟兄服务,力所能及为灾区群众献出一点爱心,往大处说是党员的使命,完成先烈未竟的事业,实际也是感恩,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国家,有国才有家,一方有难需要八方支援。俺老两口啥时也不能忘记是四矿养育了我们,四矿就是俺俩的家。”
王瑞征朱连发夫妇是对平民百姓,从他们身上也没发现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二人在党旗的指引下,平凡中彰显出伟大,靠行动赢得了人心,二人用一个甲子岁月的努力,响亮的回答了入党为了什么这一深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