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党旗添光彩

发布时间:2011-07-08   浏览次数:

                                 田 
   她,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有人说她像个男同志,但是听她谈话时的柔声细语、娓娓道来,看她接访时的有条不紊、笑容可掬……就能真正感受到她是巾帼胜于须眉!她――就是舞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任纪检书记张英歌。(原中小企业服务局安全信访科科长)
   前几年,我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有关职工待遇的问题层出不穷,来信访科上访的人也是一拨赶着一拨。面对上访群众,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认真梳理排查上访苗头,逐个研究处理方案,汇总后提出建议,及时向局领导汇报,确保了上下信息灵、情况明,使信访工作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她和局领导还变上访为下访,了解企业职工的详细情况,把职工的不稳定因素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地坚守在党的群众工作岗位上。面对破产、停产、倒闭企业的职工上访,她总是说:“我是一名普通的信访干部,但我担当的不是普通的责任,要上为党、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她总是想尽办法协调解决,超出职权或无政策依据的,她也会把情况详细的向领导汇报或提出合理性建议。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3年以来,她用勤恳和热情,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化解了我市中小企业中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
   2007年初,我市改制企业同达石化公司的厂地租给了上海宝冶公司,在完成订单后企业主将其设备拆除,携款而走,对职工的养老金等一系列问题不管不问,职工对此十分愤怒,围堵厂门,并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解决“三金”。在此情况下,她和局领导一同前往厂里同上海宝冶公司协商,并做职工的思想工作,稳定职工情绪。由于同达石化公司企业主不露面,承租方不想把租金给职工。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到厂里后,为了等到负责人,她从早上到下午寸步不离厂院,累得腿发软、饿得头发晕,承租方食堂职工看她是个身怀六甲的女同志还如此拼命工作,就主动让她到厂食堂吃了点儿饭,一直坚持到晚上六点多才等到了厂负责人,要到了养老金钱,避免了一场群体性械斗和上访。
   2010年,我市原国有企业乳品厂改制为私营企业舞钢市美信乳业有限公司后,由于公司人员众多、情况相当复杂,300多名职工的三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于是,她就一边做企业负责人的工作,一边深入到职工家里走访调查,给职工讲政策、谋出路,经常是忙到晚上还要开协调会。最后终于和负责人达成协议,给职工解决了补偿问题,化解了一场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信访工作每日都与有意见或有怨气的群众打交道,稍不注意工作方法就容易激化矛盾。我市高频制管厂的老厂长王西乾,已近80岁高龄,该厂改制后,他的医疗保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想不通自己为国家为企业干一辈子工作了到最后老无所医,所以来上访时总是心存怨气。面对老同志,张书记总是好言相待、晓之以理,并通过多方努力,查找依据,写出详细的情况汇报给相关部门,终于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为这位企业老领导解决了一部分医疗金,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使他转变了思想,打心眼里认可了张书记,认可了党和政府。
   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如2008年为八台砖厂一位老太太解决养老金问题;2010年企业木器厂转型,协调解决职工搬迁问题;2011年4月份,为棉纺厂一名职工要回档案、办理失业……别人找领导办事是请领导吃饭,而她呢?找她来上访的都是困难户,有的年老、有的体弱、有的没钱、有的有病,时间晚了她反而要自己掏腰包请上访人吃饭。几年来,她处理信访个案、集体上访事件达几百起,却始终坚持用真情帮助群众,用爱心做好工作。
   经过多少艰辛,有过多少苦累,忍受多少屈辱。但她始终认为:风雨过后可见彩虹,苦涩之中也有快乐。尽管她在信访岗位上“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当看到弱势群体讨得了说法、维护了权益,她就无比欣慰! 当信访人激动地感谢她时说“让我见到了想见到的人,说出了想说出的话,办成了该办的事”时,她就无比满足!特别是看到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得到解决时,她就感到无比的自豪!
   她,一个无怨无悔的信访女干部,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共产党员,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人民的热爱之心,对党的忠诚之心,做到了为党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