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要求,到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在2000年的十万分之38.83 的基础上降低25%。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2007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32.40,在2000年的基础上降低了16.53%,虽未达到国家“两纲”目标要求,但已完成我省“两规划”指标(孕产妇死亡率46.38 /10万)的要求,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受到了国家妇儿工委和省妇儿工委的高度赞扬。现就近年来我市孕产妇死亡率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工作,认真做好孕产妇死亡率指标的监测评估
    市妇儿工委办根据国家、省妇儿工委的要求,每年定期召开“两规划”监测评估工作会议,将各类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市统计局按照要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及时整理和具体分析,并对照我市《规划》目标,指出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妇女儿童监测评估报告。这一举措推动了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多年来居高不下问题的解决,也推动了我市《两规划》的实施。
    二、扩大宣传,进一步优化育龄妇女健康生活的舆论环境
为提高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加强全市妇女对妇科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近年来宫颈癌、乳腺病高发的现状,市妇儿工委先后为全市育龄妇女组织多次免费健康普查活动,受益女性达上万人次;并邀请第一人民医院有关专家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20余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女性同胞的热烈欢迎,切实促进了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
    三、深入调研,积极推动孕产妇死亡率问题的解决
    2007年  ,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围绕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相关问题和全市城镇及农村生育补助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撰写了《平顶山市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和《关于我市城镇妇女生育补助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被及时刊发,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完善农村生育补助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落实责任,促进孕产妇死亡率问题的解决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妇儿工委的积极推动下,负责孕产妇死亡率指标的责任单位市卫生局以强化基础、完善体系、增强能力、提升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和急救能力。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四是突出以保健为中心,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2、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结合全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到期等实际,依据《母婴保健法》及《河南省母婴保健条例》,对新申请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145家医疗卫生机构和申请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463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考核考试。
    3、积极深化妇幼卫生改革。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几年来,我市以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成果与提高产科质量相结合,每年抽调妇幼保健专家,按照《河南省爱婴医院产科质量检查标准》,对全市各爱婴医院进行督导。并制定了《平顶山市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标准(试行)》、《产科急救标准(试行)》及《平顶山市乡镇卫生院四室一科建设标准(试行)》,各县(市、区)按照标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更新设备,使全市9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了产科建设标准。同时加大对产科人员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了全员素质,有效地保护了母婴安全。根据妇女常见病疾病谱的变化,及时调整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重点加强对宫颈癌、乳腺病的普查和治疗。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对全市占妇女总数 30­——50%以上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城市每两年普查一遍,农村每三年普查一遍,力争使每一位妇女都能及时获得基本和适时的医疗保健服务。继续加强和完善全市出生缺陷监测网络,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稳定监测队伍,有效减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详细记录病史经过,通过病例配对研究,努力发现可疑病因学线索,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适宜的优生保健技术。继续加强和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切实加强产科能力建设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产科能力及产科质量为重点,突出保健特色,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明显提高,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孕产妇死亡率由2006年的43.48/10万下降到32.40/10万,达到了《2001-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的要求。继续做好“降消”项目实施工作。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指导鲁山县、叶县卫生局组织实施了降消项目。2007年共救助贫困孕产妇11806人,救助金额达166.19万元。为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个别妇保人员工作责任心还不够强,基层卫生院产科适宜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等。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争取领导支持,整合各种资源,调查妇女需求,探索工作新路,努力提高我市的妇女儿童工作水平,进一步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