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主席在市妇联九届五次执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0-02-05   浏览次数:


各位执委、同志们:
    我受市妇联常委会委托,向九届五次执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妇联的领导下,市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先进、创品牌”为目标,以深入实施“五项行动”(学习行动、文明行动、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维权行动、儿童关爱行动)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了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推动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平顶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强化教育,广大女性学习培训工作全面推进
    2009年,市妇联进一步实施“学习行动”,通过开发培训项目,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了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广大女性,举办了以“婚姻家庭和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名家讲坛,邀请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嘉宾杨凤池教授来我市举办专场讲座;组织我市部分专家、教授,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深入企业、机关和县、区,举办婚姻家庭、文明礼仪知识讲座70余场,帮助万余名女性掌握了经营婚姻的艺术,增强了她们的文明意识。面向妇女干部,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全市54名优秀科级女干部参加了清华大学卓越女性知识培训;组织60名省、市级巾帼示范村女干部进行了基层妇女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各县(市、区)相继举办女村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女干部2000余人,有力地提高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村务管理能力。面向农村妇女,继续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一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共举办种植、养殖、编织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31期,培训妇女26422人,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提升了科技致富能力。面向城市下岗女工和进城务工妇女,以市妇联半边天职业培训学校为载体,以家政服务内容为重点,培训妇女1000余人,提升了她们的就业实力。
    二、创新载体,妇联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为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理念,倡扬文明新风,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和家庭的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文明行动”。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我和我的家乡”征文活动,组织广大家庭传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00首红色经典歌曲,举办了家庭演唱会和才艺比赛。市妇联积极组队参加了全市歌咏比赛,取得了小合唱金奖第二名的好成绩。湛河区、舞钢市妇联也分别以演讲赛、革命歌曲家庭演唱会、秧歌舞大赛等形式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汝州市举办了“婚育新风进万家”集体婚礼;宝丰县开展了“我为母亲洗洗脚”、为“文明家庭”标兵户颁发流动红旗活动;石龙区开展评选“十佳母亲”; 郏县组织了评选“孝敬父母好儿女”活动,积极引领广大妇女做知识女性、文明女性、魅力女性。中平能化集团女工委员会组织了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弘扬感恩文化,培育感恩理念。市妇联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开展了我市第二届“十佳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市级“和谐家庭”50户,“十佳和谐家庭”10户,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了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三、搭建平台,惠及女性的创业就业措施更加有力
    围绕市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带领广大妇女在创业就业的大潮中展风采,创佳绩。通过入农村、到企业,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创业妇女面临的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捷径。年初,市妇联开展了平顶山市第二届“十佳巾帼创业明星”评选活动,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广泛宣传她们的创业事迹。各县(市、区)妇联也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创业典型表彰会,举办巾帼创业风采展,在媒体开设妇女创业专栏、发放《就业援助手册》等,唱响妇女创业主旋律。各级妇联深入实施巾帼信用致富工程,积极与农信、劳动部门沟通,协调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推荐妇女发展项目。2009年,全市共向妇女发放信用贷款1677万元,扶持创业妇女806人,推荐项目181个;发放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2835.8万元,扶持创业妇女849人。市妇联与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了“迎三八、架金桥、促就业”女性援助就业大型专场招聘会及“春风送岗位”创业活动等,提供岗位1500个,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000多人。市妇联半边天家政中心直接培训、安排进城务工妇女和城镇下岗女工900多人;对90名在岗的家政服务员进行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初级鉴定,促进了家政服务工作专业化;打造了一支“亲情月嫂”队伍,叫响了“亲情大姐”服务品牌。
    为充分调动城镇女职工岗位创新、创优的积极性,在全市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了“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创业就业实践基地”评选表彰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爱岗位当能手”、“争做知识型女性”活动;对全国、省级“巾帼文明岗”实行规范化管理,使“巾帼文明岗”真正成为广大女性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中平能化集团等企业广大女职工也纷纷以“技术竞赛”、“技术比武”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市掀起比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热潮,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和风采。
    四、履行职责,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各级妇联组织加大了实施“维权行动”的力度。抓住“三八”维权周、禁毒日、艾滋病日等重要时机,进行现场咨询、送法下乡、参观禁毒成果展等;组织开展“亿万妇女学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谐”活动,积极参与“2009儿童安全成长行动”。在维权周活动中,全市共设立咨询台60余个,制作展板400余块,出动宣传车95辆,悬挂宣传标语325条,发放宣传材料13万多份。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在全市建立了23个集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创业就业、家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妇女儿童阵地---半边天家园,进一步深化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对“反家暴门诊”、家庭暴力110报警中心、伤残鉴定中心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维权机制和网络。
    为推动妇女儿童“两规划”目标的实现,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各级成员单位也加强了培训和督导力度。目前,“妇女规划”涉及的40个主要目标现已完成30个,完成率75%;“儿童规划”涉及的30个主要目标现已完成25个,完成率83.3%;撰写了《流动儿童调查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9月份,在152医院妇产中心成立我市首家“特困妇女医疗援助中心”,为600余名贫困妇女免费做了妇科检查,并为患病妇女优惠手术费。石龙区、新华区、叶县等通过组织“粉红丝带”课堂、免费妇科病检查、防治碘缺乏宣传活动等,大力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意识。郏县妇联与卫生局联合对50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普查;152医院妇产中心也组织医务人员到鲁山县观音寺为广大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普查。围绕妇女参政权的落实,积极参与第六届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完成了每村至少有1名女性进村两委的目标;关注市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为各级女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做好推荐和宣传工作。畅通维权渠道,积极介入协调各类矛盾和纠纷,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66件,开展法律援助14起。各级妇女组织也充分发挥陪审员作用,全年共陪审案件11起。
    五、整合力量,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儿童关爱行动”。
    情系留守、流动儿童。2009年,重点加强了对留守儿童亲情家园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对全市20个亲情家园的运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各级妇联以“六一”为契机,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种关爱活动等,为留守儿童送去了亲情和温暖。争取国际援助项目,到新华区高庄村、舞钢市实验小学等4个留守儿童亲情家园,为孩子们进行了心理疏导和资金救助。运用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在市内部分社区和书店筹建了“阳光书屋”,为城市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绿色的文化环境。“阳光书屋”成立以来,已借阅图书万余人次,开展益智益趣的主题活动20余次,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爱洒弱势群体。市妇联长期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办职业技术“春蕾班”,今年又使37 名大龄春蕾女生走进了梦想的课堂。目前,我市已对383名春蕾女生进行了职业培训,且部分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各级妇联组织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2009年共救助患病重症儿童3名、贫困学生67名。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2009年,我们重点表彰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春蕾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建国60周年之际,以“阳光书屋”为载体,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动员全市少年儿童参加“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优秀童谣投票”活动。舞钢市、石龙区通过“十佳孝老敬长青少年”、“十佳女孩”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力推家庭教育向纵深发展。成功召开了平顶山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组织家庭教育流动课堂在各县(市、区)巡回演讲20余场,以亲子互动、心理知识咨询等形式,向广大家长传播了科学的家教理念。在认真查找我市家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平顶山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期自查评估报告,为我市家庭教育“十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