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带着爱心赴川救灾

发布时间:2008-07-17   浏览次数:

抗震救灾英雄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数万人不幸遇难!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灾难面前必须首当其冲,用生命呵护生命,我们消化科的同志纷纷报名,我荣幸的成为平煤医疗救治队的队员。伴随着庄严的宣誓: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不获胜利决不收兵。5月29日,我们平煤医疗队正式赶赴灾区,在途中我们克服了车辆拥挤、交通不畅等种种困难,经过24小时长途跋涉,于30日上午九时,提前三个小时到达绵竹救灾点,并立即投入工作,尽管灾区的条件艰苦,住的帐篷内霉味横飞,地上铺的麻布袋,被褥湿了一半,但我们心系灾区人民,我们作为平煤的白衣天使,我们将不辱使命。
“共情”令他们内心释然
    当天下午,医疗队到达灾区后,在迅速开展救援活动的同时,我想到,面对这次特大地震灾害,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群和数量很多,很复杂,心理救援十分需要,而且十分紧迫。特别是灾难后的急性心理应激时期,是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黄金期,通过合理的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此时的心理援助必须利用科学方法,最理想的做法是多听求助者的倾诉,多做“共情”,而不是自己的推断。老人、儿童或失去亲人的妇女等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人群,对他们应给予更多关注。针对儿童的情感宣泄一定要慎重,因为儿童的哀痛情感体验比成人强,但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却比成人弱,所以不能强求他们的表达。因此,深入帐篷小学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与孩子们交谈,陪伴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唱歌、画画,从中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为他们讲述灾后心理指南,手拉手,向前走,你要高兴你就笑,你要痛心你就哭。对那些心理创伤大的儿童,我们实行一对一的心理对话,鼓励谈们勇敢面对生活。在巡诊当中,我们采取变坐诊为巡诊形式,深入帐篷,逐家逐户查病情,在一顶帐篷里,队员们发现里面住着5位老人,2人已90岁,3人80多岁。并发现其中有2为老人眼神呆滞,不愿说话,我们意识到她们心理压力大,就与她们进行心理会谈,并陪伴在她们身边,启发她们说:我们是河南平煤医疗救援队的,是为你们做医疗保健工作,大家有需要帮助的吗?从中了解到,她们之所以紧张心理压力大,是怕日后生活无人照顾,通过我们给予她们“共情”,真情的话语、亲切的语气,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的“共情”得到了他们的接纳。为他们进行了40多分钟的会谈,会谈结束后,为5位老人体检,老人感动的说,这样的谈话让他们释然很多,你们从河南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为我们治病,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让心灵洒满阳光
    “六一”国际儿童节恰逢我的生日,让我想到了那些因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现在他们本应享受快乐的童年,以及父母疼爱的时候,可是他们却被这场大地震吞噬了生命.为了让他们过好灾后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买了文具,书包给灾区的孩子们分发,希望这点小心意能抚慰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地震的阴影.灾区有一儿童和我同日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没有蛋糕,就用点心摆成了一个心型,和他一起点起蜡烛,医疗队全体队员为我们送上了美好的生日祝福,我还和这位小朋友合唱了一首<<爱的奉献>>,引起全场小朋友的共鸣,之后我们将礼物分发给在场的小朋友,让灾区的小朋友分享快乐.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听到了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我们为能为灾区的儿童能尽的微薄之力而高兴。
 
送医上门    贴心诊疗
    医疗对受灾严重的汉旺镇、清平乡、天池乡的灾区群众进行了重点巡诊,发现有病的,立即进行治疗,对身体有挫伤,浑身疼痛的立即进行全身检查,针对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我们及时擦药,止疼处理。在绵竹救援的日子里,当我们的救援车行驶到一片废墟地时,远远望去,一堆堆瓦烁旁,闪现着星星点点的背影,他们就是战斗力在此地的人民子弟兵。救人于废墟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去绵竹汉旺镇为解放军送医送药.听说这支部队是最早进入汉旺东方汽轮机场的部队,官兵们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中和灾区重建中有突出表现.看到我们来了,驻豫某空降兵部队集合了全体官兵.凝神瞩目虽然”泥土裹满裤腿,汗水湿了一背.”但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坚强.我们医疗队卫官兵们检查身体.由于天气炎热,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再加上有些官兵水土不服的原因,部分官兵有不同程度不适,及心理疲劳。
    多名官兵长时间露天执行任务,晚上蚊虫叮咬,身上起很多丘疹,痒痛不止,甚至还起了脓包,经医疗队队员确诊这是由于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而患日光性皮炎,然后将携带的药品给子弟兵涂上,并详细地告诉他们注意事项。还给他留下了药品。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
    在四川重灾区绵竹奋战的12个日日夜夜,我们平煤医疗救援对共救治受灾群众1139人次,深入帐篷巡诊800多人次,救治危重受灾群众3人,为60多的受灾群众进行了心理辅导,被灾区人民称为生命守护神,受到了当地卫生部门的高度评价.为表达感谢之情,一个羌族老人还专门为我们平煤医疗队谱写了一曲山歌<<唱支山歌赞平煤>>.离别的时候,绵竹市景观大道2号立交桥灾区群众安置点指挥长给平煤医疗救援队赠送了”豫蜀携手,情系灾区,医德超群,爱心传递.”锦旗一面。(陈玲玲系平煤医疗集团消化系主任,已被市妇联授予“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