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洁:明天更加美好

发布时间:2008-07-17   浏览次数:

抗震救灾英雄谱
   
    在老百姓眼里,我们就是生命的希望;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我们的名字叫“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和灾难,职责令我们义无反顾。
    5月28日下午,医院通知我准备一下,第二天一早要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晚上回到家,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爱人,爱人沉吟了一会说:“你去吧,这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谁让你是医务人员。”四月底才刚刚过完六岁生日的女儿一听说我要去四川,紧紧抱住我哭着说:“妈妈你别去!妈妈我不让你去!”我告诉她,四川地震了,有好多和她一样的小朋友需要好多好多象妈妈一样的人去帮助他们,女儿听了,对我说:“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
    经过24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在5月30日的早上八点多钟到达了德阳绵竹市警官大道二号立交桥灾民安置点,正是吃早饭的时间,好多灾民正在排队打饭,孩子们在一边玩耍,看到有救援的车辆驶过来,他们叽叽喳喳地一片欢呼,看着他们雀跃的样子,我想象得到,他们是多么渴望关怀,渴望爱,渴望不被社会这个大家庭给遗忘掉。
    6月1日,我们平煤医疗队来到了重灾区之一的汉旺镇。脚踏在汉旺的土地上,我的心一点一点被揪紧,一片片的瓦砾废墟,一处处的残垣断壁。散落的作业本,变形的文具盒,一家三口的全家福,一件没了主人的毛绒玩具,一个个放大的照片下稚嫩的手写下的名字,和志愿者捐献的大片大片的艳丽的鲜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鲜花,是他们热爱生命的一张张的笑脸;那鲜花,是他们对生命的追求与留恋。看到这一切,队员们都忍不住红了眼圈,落下泪来。可是,面对灾难来临,谁能撑得起沉重的石板,给孩子留一点点容身的空间。我无法想象那稚嫩的肩膀如何去抵御那巨石的摧残。读到那首“你的歌声是我的翅膀”,我已是泣不成声,我仿佛看到了云朵上那无助的双眼,还有目光中对生的渴望。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知道作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怜;我是一位妈妈的孩子,我知道孩子对妈妈的依怜。瓦砾堆里,已经扒不出他们鲜活的生命,我不能用双手把他们从死神那里拽回来,我能做的,只有帮助那些灾难中的幸存者。我面对平煤抗震救灾医疗队队旗庄严宣誓:平煤儿女牢记重托,服务灾民吃苦为荣,不获胜利决不收兵,
    十二天来,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我努力克服水土不服,饭菜吃不惯也要努力吃;没有热水洗澡,接盆凉水晒晒洗。四川的气候是白天湿热,晚上湿冷,白天帐蓬温度达到了五十摄氏度,帐蓬里象个大蒸笼,到了晚上气温下降,睡在刚刚推平的冰冷潮湿的水稻田地里,地上是大块的鹅卵石,盖着厚厚的棉被。早上起床,被子和衣服全部象刚从洗衣机脱完水拿出来的一样,手指关节都僵硬的有些握不紧拳头,为了抵御寒气,我把雨衣裹在身上睡觉。
我尽我所能去帮助每一个我能够帮助的人们,亲手为他们敷药,为他们包扎伤口,为他们送去所需的学习用品,婴儿奶粉,以及我的一份爱心。以至好多次错过了吃饭时间,但我相信,在我帮助的人里面,有那升入天堂的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他或她会因了他们亲人的快乐而快乐。
    5月30日晚7时40分,有援川建筑工人急匆匆赶来说有一名工人作业中从板房上摔了下来,不能动了。我们立即带了必要的急救物品跑步到一千米外的工地去查看病人,可等我们跑到出事地点,工人们却已从另一条路去往了医疗站,我们立即又跑回医疗站。看到患者面部及耳部有鲜血流出,右腹股沟处有一大血肿,我们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患者头面部出血,骨盆骨折,及右大腿骨折,颅脑损伤,有生命危险。我立即准备好了纱布,绷带以及输液所需物品,与队友配合一起对患者进行救治,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进行骨折固定,伤口清创包扎,监测生命体征。由于医疗站没有大型医疗设备,待患者病情初步稳定后,医疗队员张珂老师立即护送患者用平煤总医院急救车转运至绵竹市人民医院。由于患者前期救治迅速、有效,为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1日,我们医疗队怀着对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的崇高敬意,为在绵竹市重灾区——汉旺镇东方气轮机厂抗震救灾驻豫某空降兵部队官兵,现场诊治各种疾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给他们送去急需的药品,
    由于天气炎热,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再加上有些官兵水土不服的原因,部分官兵有不同程度不适,及心理疲劳。长时间露天执行任务,白天紫外线照射,晚上蚊虫叮咬,以及潮湿闷热的气候,很多战士身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病,起很多丘疹,痒痛不止,甚至还起了脓包,经医疗队医生们确诊后我们将携带的药品给子弟兵涂上,并详细地告诉他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还给他们留下了药品。有部分官兵存在有心理疲劳现象,医疗队陈玲玲主任、张珂老师和我一起他们做了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告诉他们在这样大灾情面前,经过了生死离别的种种场面,同时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存在有失眠、烦躁、情绪不稳定的心理不适是正常的表现,但要及时地进行排解,防止长期积压而引起心理障碍,建议要多与战友沟通,写日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各种途径减轻心理压力。
    在医疗站救治灾民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还有很多灾民由于肢体受伤,行动不便,不能到医疗站救治,还有一部分灾民心理有障碍,有病硬挺着,拒不到医疗站救治,有些老人孩子不在身边,不便到医疗站救治。针对此情况,我们深入帐篷,送医上门。医疗队分三组到帐篷展开巡诊。对受灾严重的汉旺镇、清平乡、天池乡、清平乡的灾民进行了重点巡诊,突出对有重症的、残疾的、高龄的、婴儿进行追踪检查,发现有病的,立即进行治疗,让他们有病早医、早日康复。天池乡灾民薛星群在地震中,从楼房五层被甩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全身疼痛,我和张小芸医生、王君琛医生一起为她送去了药品,并亲手为她将止痛药膏为她贴上。清平乡一个帐篷里居住着5位老人,其中2人90岁的,3名80岁的,他们都身体不便,我与陈玲玲主任,张珂老师,陈艳玲老师多次到帐蓬为她们复诊、送药,由于年龄大不方便,每次我们都要帮他们把药用上才放心。
    在灾区工作工作期间,我和队友们不顾疲劳,紧急救治骨盆骨折,颅脑损伤,脑出血的江苏援川建筑工人,为他们脱离危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各个帐蓬进行巡诊,为他们宣传防病治病的小常识,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灾难,更加坚强地生;为抗震救灾的部队送医送药,宣传防病治病的小常识,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为灾区服务。
    在绵竹的十二个日日夜夜,我们医疗队在医疗站共救治灾民和援建人员1300多人次,帐蓬800多人次。
我和队友们的细心和热忱赢得当地卫生部门的高度赞扬,他们说你们的医疗工作走在了我们前面,这是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为感谢我们医疗队员,一清平乡的羌族灾民孟开金老人专门谱写一首山歌,、称赞我们。
   “地震无情呦呦,人有情呦呦,平煤医疗队呀儿依儿呦,您们千里来呦呦,为灾民治病呀儿依儿呦……”
我还看到,一个个小志愿者从灾民中走出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四五岁的孩子站在和他肩膀一样高的水池边,踮着脚尖帮妈妈洗碗;从没有灯光的帐蓬里,走出一个个抱着书本的孩子,借着路边昏暗的灯光,专心致志地学习。
    我们赈灾期间,正逢端午来临、栀子盛开。有的灾区群众采下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插在安置点的帐篷前,馥郁的芬芳,似乎暂时驱散了人们的伤痛与忧愁。每当想起这些,我总会含泪微笑。有这么可爱的人们,有这么伟大的民族,我们不会畏惧任何灾难和打击。栀子香如故,生活仍然要继续,明天会更加美好。(韩玉洁系平煤医疗集团急诊科护士长,已被市妇联授予“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