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佳和谐家庭”

发布时间:2008-03-17   浏览次数: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树人人讲美德、家家创文明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联合开展了“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活动共评选出10户十佳和谐家庭、46户和美家庭、15户爱心家庭、19户学习型家庭、10户平安家庭。现将10户十佳和谐家庭的事迹介绍给大家,希望全市广大家庭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1、宋春娈家庭
    家住郏县广天乡。一个乐善好施、造福村民、照顾智障小叔子的和睦家庭。夫妻恩爱,家庭民主,孝敬公婆,有智力障碍的小叔子一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她从86年开始打工,98年开始筹办铝笼厂,靠着诚信经营、踏实肯干的精神,企业不断壮大,走上了致富路。致富后她不忘家乡,每年拿出1000-3000元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在邻居遭遇车祸无钱救治时帮忙垫付医药费3000余元,并帮助几个小叔子共同致富,摆脱生活困境。

2、楚  菊家庭
    市河滨公园职工。丈夫内退,家有偏瘫几十年的婆婆和上高中的女儿。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楚菊仍然悉心照料婆婆,为老人洗澡、剪指甲、理发。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买来疏通血管药物。工作辛苦,但她从来没有觉得委屈。她勤俭节约的行为影响着女儿,女儿从不乱花钱。这个家庭经济虽然不宽裕,但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希望。这个家庭的和谐让邻里和同事赞不绝口,纷纷效仿。

3、王留定家庭
    人民银行汝州支行政工科长。妻子积劳成疾,患上抑郁症和脑血管病,生活不能自理。他悉心照顾妻子数十年如一日,安顿她的烦恼情绪,为她擦身子,剪头发,洗脸洗脚。在如此烦重的家务事之外,他还始终如一地照顾双方老人,尽到赡养义务。他把事业看得同样重要,两次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办公桌前。同时,两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先后考上了大学。

4、王立信家庭
    市抗癌俱乐部成员。妻子不离不弃,丈夫抗癌成功。1995年他不幸患上胃癌,当听说很多家庭因为癌症都解体了,他心情沉重。但妻子对他关怀备致,术后精心照顾,并十三年用爱呵护他,爱和意志终于赶走了病魔。在自己抗癌成功后,王立信自愿加入市抗癌俱乐部,帮助患者走出阴影。2006年他被评为“抗癌”明星。

5、皇甫民家庭
    平煤集团田庄选煤厂职工。他95年结婚就开始照顾患类风湿瘫痪的岳母,岳母生活无法自理,妻子身体不好,照顾岳母的事全落在他一人身上。十三年来,岳母去哪里就背到哪里,他成了岳母的双腿。为方便照顾岳母,他搬到岳母家做起了“上门女婿”。他和妻子也身患有病,家中除了儿子三个病人,生活拮据。但他省吃俭用攥钱为岳母买飞机票探亲。

6、李爱红家庭
    平煤集团飞行化工公司职工。他们家境并不富裕,生活并不宽裕,但他们却充满爱心,资助了一个叫冯彦涛的贫困家庭。2006年6月的一天,李爱红在商店买东西时,遇见了一个衣着破烂的男人打听治疗瘫痪的名医,说父母都瘫痪了,妻子不辞而别,儿子也辍学了。李爱红顿起同情之心,决心帮助这个家庭,她的主张得到了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他们首先把冯彦涛的儿子冯帅鹏送到兴州小学寄宿班,每学期资助他学费1350元。帅鹏的奶奶病故后,家里的房子也快塌了,李爱红又把小帅鹏的爸爸和爷爷接到湛河区九里山李堂村的父母家住。

7、石国营家庭
    平煤集团八矿安监队工会主席。一个不断将真情和爱心奉献给他人和社会的家庭。他扶危济贫,乐善好施,自1993年以来,共资助贫困学生33人,花费72000多元,培养出4名大学生。同时还关爱9名老人安度晚年,不怕脏和累,护理和照顾老人多则10年,少则几天。他们家的感人事迹在矿区流传,赢得社会的一致好评,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家庭,石国营也被评为平煤集团“三德教育”先进个人。

8、高淑彩家庭
   家住平煤集团七星公司。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三口之家。她了解到目前我国骨髓干细胞库的标本数目很少,毅然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捐献了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血样。她多次无偿献血,几次以他人的名义为灾区群众及印度洋海啸受灾民众捐款。2006年5月,她被授予“感动河南优秀母亲”称号;2007年被评为新华区十大“优秀母亲”之一。

9、王水莲家庭
    平煤集团香山矿通修队职工。她精心照顾丈夫、无私奉献矿工。丈夫因公瘫痪在床20年,生活的艰辛并没影响一家人对他人的奉献。儿子王东亮拿出假期打工挣的钱资助贫困同学交学费;王水莲工作之余经常到井口为井下职工挑茶送水、缝补衣服。每个周五,她都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义务服务日,为职工洗发、理发、染发,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丈夫支持妻子,鼓励她多为矿工服务、多为企业安全做奉献。她被誉为和谐矿区的“文明使者”。

10、唐巍巍家庭
    一个学习之家、一个书香之家。家有藏书10000余册;订阅有《南方周末》、《文摘报》、《文萃报》;坚持搜集网络知识等。全家三口人有买书、藏书的习惯,有看书学习的习惯。为培养女儿的读书习惯,买了《格林童话》、《成语故事》、《10万个为什么》等近百本儿童书籍。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一家三口带来了丰硕的回报。唐巍巍获得双本科文凭,发表文章30篇。其中,《谈谈如何开展人大代表述职》被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十四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和社科文献丛书《改革发展文献》收入;妻子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